
石若坤,中共党员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广东省“千百十工程”(第五批)校级培养对象。主要研究方向:德育教育、教育心理。主讲课程: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》、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》、《形势与政策》,《生死学》(慕课)。2014年其主讲的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》被评为51吃瓜网
优质课程。2008年获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;多次获得51吃瓜网
本科课堂教学优秀一等奖;多次被评为“51吃瓜网
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”;2016年获评51吃瓜网
优秀教师。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(2013年);主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课题2项(2007、2018年);主持广州市教育局市属高校科技、社科项目2项(2008、2017年);参与教育部、省、市级课题多项。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。
 
  
   | 主持的主要项目名称  | 
   项目来源  | 
   起止时间  | 
  
  
   | 道德心理契约:公民道德建设的当代视角 | 
  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| 
   2013-2016 | 
  
  
   | 美好生活视域下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| 
 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“十三五”规划项目 | 
   2018-2021 | 
  
  
   | 美好生活实践中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| 
   广州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 | 
   2018-2020 | 
  
  
   | 基于学生心理契约的高校思政教师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 | 
   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| 
   2017-2019 | 
  
  
   |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| 
   成果发表时间  | 
   排 名  | 
  
  
   | 互联网+”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常态 | 
   《高教探索》2018年第6期 | 
   第一作者 | 
  
  
   | 美好生活、道德契约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维度 | 
   《福建论坛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2017年第12期 | 
   独著 | 
  
  
   | 道德契约:道德关系重建的重要取径 | 
   《东南学术》2015年第1期 | 
   第一作者 | 
  
  
   | 小学生陌生人际交往的问题与对策 | 
   《现代中小学教育》2017年第4期 | 
   独著 | 
  
  
   | 论道德心理契约:概念、本质及意义 | 
   《求索》2012年第11期 | 
   独著 | 
  
  
   | 和谐校园呼唤高校“去行政化”基于教师心理契约的思考 | 
   《湖北社会科学》2011年第5期 | 
   独著 | 
  
  
   | 论高校行政化对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破坏 | 
   《广西社会科学》2011年第2期 | 
   独著 | 
  
  
   | 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德育心理契约维度的探讨 | 
   《51吃瓜网
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1年第11期 | 
   独著 | 
  
  
   | 构建师生间良好的心理契约 | 
   《教学与管理》2008年第1期 | 
   独著 | 
  
  
   | 决策者的压力及其应对 | 
   《管理科学》(人大复印资料 全文转载)2008年第5期 | 
   第一作者 | 
  
  
   | 教师心理契约的失衡与重构 | 
   《黑龙江高教研究》2007年第10期 | 
   独著 | 
  
  
   | 心理契约视野下的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| 
   《学术交流》2007年第7期 | 
   独著 | 
  
  
   | 心理契约: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视角 | 
   《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》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7年第9期 | 
   第一作者 |